緊緊圍繞建設“數字丹東、智造強市”和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城市的目標,丹東市出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速制造業企業上云用數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不斷提檔加速。今年以來,全市數字化轉型項目比重進一步擴大,目前共實施數字化轉型項目69個,占全市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總數的32.2%,總投資48.2億元,占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的19.7%。
近年來,按照《數字丹東發展規劃》,丹東市在智能制造上持續發力,通過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一批智能制造企業茁壯成長。
“東方測控與首鋼硼鐵聯合打造了智慧礦山項目。該項目中,我們依托5G技術,構建了礦車無人駕駛、皮帶智能巡檢等多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5G創新應用項目,目前已經初見成效?!边|寧首鋼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堯東說,通過智能采礦場建設,企業提高生產效率12%,減少人力60%,油耗降低5%;通過智能選礦廠建設,實現綜合減員30%,磨礦系統臺時提升5%,金屬回收率提高1%,每年可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
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為冶金、礦山等行業打造高水平智能工廠、智能礦山。憑借“采選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公司先后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智能工廠集成—黑色和有色金屬以及無機非金屬礦采選項目、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產品及活動推薦目錄、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如今,該公司選礦智能控制系統已應用于各大鋼鐵集團和有色金屬集團,在國內冶金礦山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露天礦北斗車輛智能調度系統已在國內50余個大中型露天礦山成功應用,占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
通過試點示范,引領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丹東市先后樹立54家企業組成的國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標桿,重點打造15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打造25個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推動5個“5G+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24個“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典型應用場景達到180個。128家礦山企業全部啟動智慧礦山建設,完成建設進度57.7%,4家試點企業智慧礦山建設基本完成。東方測控、華通測控、通博電器、金洋科技、思凱科技、奧龍射線、華日理學等一批企業成為國內聞名的本土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和本土智能裝備提供商,成為全國提供數字化服務的重要支撐力量。
截至目前,丹東市已建成5G基站1969個,實現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個,覆蓋紡織服裝、儀器儀表、汽車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等多個行業,二級節點建設數量居全省前列。
隨時隨地了解最新ICT產業資訊,請掃描二維碼,或搜索"chnsourcing",關注中國外包網官方微信。
作者:蔡曉華 編輯: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