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大規模商用,加速數據的產生、流通和融合。2021年,云數據庫服務市場規模達到392億美元。
同濟大學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紀飛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云數據庫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市場需求的爆發性增長,技術創新是云數據庫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云數據庫可以提供低成本的計算與存儲服務、高效便捷的應用、強大的計算分析能力、幾乎可以無限擴展的資源,完美而高效地滿足數字經濟的發展要求。由于云數據庫成本低,使用靈活方便,未來還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奔o飛峰說。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研究員李佳璐對本報記者表示,云數據庫對于傳統企業的轉型可謂恰逢其時。那么,云數據庫如何助力傳統企業在轉型中應對挑戰、釋放數據價值?
李佳璐認為,一是降低了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云數據庫相比傳統數據庫,能夠對數據實施更加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據訪問頻率進行冷熱數據分離,實施分層存儲,提升使用效率。同時,對數據更加精細化管理,使得按真實使用量計費的商業模式更加成熟,企業的投入產出更加明晰。二是滿足不同規模企業數字化需求。大中型企業可以在云數據庫應用中解決海量數據存儲和使用的問題,小微企業也無需預置資源,通過使用開源數據庫取代成本較高的商業數據庫的性能,滿足其數字化需求。三是更深層次挖掘企業數據價值。傳統行業企業對數據的認知相對比較單一,停留于行業的特定應用需求,在融合維度的認知尚淺,面臨數字化轉型挑戰也更為艱巨。云數據庫可以利用架構優勢,幫助傳統企業釋放數據創新潛力。
紀飛峰表示,如何存好數據、用好數據,成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議題。云數據庫已成為傳統企業打破傳統數據庫瓶頸的首選。第一,云數據庫可以提供近乎無限的低成本存儲空間,降低了傳統數據庫機房規劃、服務器采購等投入成本,可以實現全托管、免運維,成本通常只有商業數據庫的幾分之一。第二,得益于云數據庫按需付費的訂閱模式和動態擴展能力,企業可根據自己對資源的需求進行擴展,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具有更高的性價比。第三,云數據庫的“即開即用”特性為企業節省了大量運維開支。由于計算節點部署于云端,擺脫了物理限制和潛在的延遲,可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輕松管理,無需任何硬件。第四,云數據庫的數據隨時隨地可用,無需處理任何后端技術問題,為企業進行跨部門、跨區域的數據共享和協作開辟了捷徑,支持便捷的全球業務拓展。
“云數據庫是我國在數據庫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機遇。而數據庫領域的國產化突破,與國產芯片、操作系統配合,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整個科技產業的發展?!奔o飛峰說。
隨時隨地了解最新ICT產業資訊,請掃描二維碼,或搜索"chnsourcing",關注中國外包網官方微信。
作者:趙姍 編輯: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