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通信設備公司,是中國最重要的企業之一,各企業一直以華為為標桿和研究對象,學習華為的經營之道。2020年初中國爆發全國性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各行各業,尤其是消費端市場備受沖擊,各行業、企業由快速發展進入停滯期。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后續影響,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諸多國內企業深刻反思企業國際拓展計劃。而在這一點上,我們來看看當年的華為是如何做的呢?
縱觀公司發展歷程,當前華為在國內的超然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國際戰略和資源的支持。華為的高明之處在于對自我定位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清晰認知,在琦發展造就前瞻性地基于其國內基礎和資源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早年間華為的終端設備在國際市場遠比國內市場表現得更好。而后從海外發力,進一步穩固和提升國內市場,同步實現全球業務發展體系的拓展和覆蓋。發展至今的華為,不得不說其得益于海外市場的雄厚根基,得益于華為創始之初所堅持的國際化戰略。
那我們來回顧一下華為的國際化之路。2001年華為以通信設備供應商身份出海俄羅斯。2002SARS年華為派出余承東全面挺進歐洲市場,2005年華為海外銷售額就已經超過國內銷售額。此后,發展勢頭強勁的華為進一步與西門子等電信企業達成合作、成立合資企業,讓華為的國際化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一系列國際化戰略的成果顯而易見,近幾年華為進入爆發式增長,憑借手機市場、平板設備成為不折不扣的國際電信“大佬”。目前為止,華為已經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梢哉f,正是其一貫的國際化發展策略奠定了華為今天的成就。
又是一個疫情年,我們再來看看華為是如何應對的?華為給出的答案是,2020年華為將堅定打造HMS和鴻蒙生態,以生存為底線,優先解決海外生態問題;海外云服務以生態和體驗為核心,不追求短期商業利益,用幾年時間逐步恢復海外業務總量;通過智能硬件和開發者生態創新,形成“自研芯片+鴻蒙OS”新體系;未來五到十年,智慧全場景將是堅定不移的長期戰略,以智能手機為核心,構筑平板、PC、VR等一體化生態。
華為的答案進一步驗證了鼎韜的一貫主張,中企發展需要優先發展海外生態市場。這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就是海外的生態問題相對來說沒有國內這么復雜,市場環境利于培養和建立鴻蒙系統的萌芽。
中國國內需求性多樣且伴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變化更快更復雜,很多軟件需求和硬件需求配合難度更大,所以如果發展的第一梯隊是中國國內的話,雖然能打造更加完善的產品,但是對于需求的滿足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而相對海外市場互聯網的需求以及對于互聯網的依賴程度并沒有中國國內這么高!用戶反饋的體驗真實感更容易積聚,滿意度更容易獲得提高,所以海外的app應用以及體驗需求也并沒有中國國內設計層級這么深,這也就給了一個試錯以及發展推動的機會!
第二方面就是國內的市場競爭壓力還是非常大
即使是華為這樣的世界第一設備制造商,在發展生態系統方面在國內仍面臨強大的競爭。比如說在手機產品方面,小米從硬件上不算是華為的競爭對手,但小米的生態力量仍可以pk剛剛出生的鴻蒙系統,小米的硬件生態建設布局非???,從手機到電視,到智能家居系列的空調、洗衣機、出行方面都有所涉及,小米的智能生態系統MIUI交互也是非常的強大,通過“小愛同學”可以控制的智能設備從智能家居到智能汽車(去年牽手了奔騰TTT汽車),最近小米在發布會上表示將在辦公領域上追趕華為,相信明年小米在智能辦公領域也會有很多硬件和軟件的解決方案!
總體上看,華為認為海外市場相比國內來說更具備良好的培養環境。即便是華為這樣的top1企業都會優先考慮海外市場,并始終貫徹國際化戰略,這是對廣大企業做出了一個良好的戰略發展典范,其行為值得深刻學習和思考。不過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提醒廣大中企,國際化戰略實施絕不能簡單復制中國業務拓展的經驗和模式,而須轉換國際思路。
在“http://www.propertyinpenang.com/outsourcing-news/article/110802.html”中,鼎韜總結了中企在海外并購和拓展中經常和容易出現的四大問題,希望國內企業引以為鑒。針對中企的國際化拓展,鼎韜將繼續展開專題研究,請大家持續關注或者來電咨詢交流。
隨時隨地了解最新ICT產業資訊,請掃描二維碼,或搜索"chnsourcing",關注中國外包網官方微信。
編輯:崔蕾